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这位49岁师院校友浪漫到人生开挂!被人民日报点赞!

    近日,一篇名为“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来看49岁上交大宿舍阿姨的开挂之路”的新闻被人民日报、光明网等纷纷点赞转发,而相关内容更是刷爆了师院朋友圈。

据了解,她曾就读于信阳师范学院的生物专科,并于1989年正式毕业;2016年顺利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继续学习;2018年应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公寓的一名前台,而在此之前,她就一直坚持旁听上海交大的汉语言和英语专业课程;2019年,她与儿子一同考研成功,被拟录取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她就是信阳师范学院89届毕业生——原梦园。

    英国著名诗人丁尼生曾说:“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当梦想迸发出万丈光芒,它的力量会吸引着每一位正在逐梦道路上的人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梦想火炬的点燃者——原梦园。

    从信师到西大,初心不改

    “信阳师院是我永远的母校,是我职业的起点,在师院接受的教育让我终身受益。”

    原梦园曾是信阳师范学院生物专科的一名学生,时至今日她还能清晰的记得她的班主任老师对她的谆谆教导,并且深深感谢他们的栽培,她说:“母校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一毕业就表现得比其他师院毕业的同学突出,这些都得益于在信阳师院的学习生活。”

    她回忆道:“大二时,我参加了学校的讲课比赛,生物系是小系,但是我取得了讲课比赛的第二名。走下讲台时,老教授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会是一位优秀的中学老师。”这份来自老教授的认可原梦园一直记着,也是她后来一直朝着教师这个方向努力的缘由之一。

    信阳师范学院是她工作生活开始的一个起点,在师院的学习,为她在今后的工作、考研中埋下了坚实的种子,让她在追梦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愈发浮躁的社会洪流中,能秉持初心实在难得。虽然过了许久也走了很远,但是原梦园从来没有忘记她出发的地方,“信阳师院是我永远的母校,是我职业的起点,在师院接受的教育让我终身受益。”

    从陪读到陪跑,携手并进

    “要问我考研的动力,那就是和儿子一起读书,一起考研真的很幸福!”

    成人考研,从来都不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2011年底,原梦园在儿子读初三时提前退休来沪陪读,可最初寸步不离的紧盯模式反而让儿子神经紧绷,越发焦虑。

    “我也曾经‘河东狮吼’过,我还打过儿子。”回忆起曾经陪儿子读书的情景,原梦园说,“吓到孩子了,他很怕我,可是没效果。”于是她决定想办法让儿子放下焦虑,“首先得是家长自己不焦虑,先不比较,孩子才会放下焦虑。”放下,并不是放弃。最后,她索性也开始拿起手边的书本慢慢研读,在读书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书本的魅力,从此开始和儿子共同学习。原梦园从“盯”变成了“陪”,而且是真正的陪读,和儿子一起学习。

    2015年夏,儿子被上海大学录取,但老师所描述的部分大学生庸碌松懈的状态又让她隐隐生忧,于是,学习的热情就此重燃,她再次跟儿子站在了同一战线。2016年,原梦园参加了成人高考,顺利考取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今年,儿子成功被拟录取为复旦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自己也被拟录取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从儿子读中学开始,她就用一起学习的方式“陪读”,考了会计师、母婴护理师、中级按摩师等一系列职业技能证书,还通过成人大学在复旦读本科,过了英语四级……

    不仅是陪着儿子,跟她同岁的丈夫也是她考研路上的榜样和支柱。从一名技校生自学考本科到郑州大学硕士再到上海交大博士,原梦园一直在鼓励丈夫深造,现在,她也顺利地接下了这根幸运与支持共存的考研接力棒。

    “赶上了好时代,娘俩金榜同提名。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梦园应为新时代相夫教子的典范!”“为梦园园点赞!”一听到这个消息,梦园的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这看似一家子的学霸,却从来都没有只为了考研而生活,而是在其乐融融的相处中收获到学习所带来的额外惊喜。

    从工作到考研,平衡兼顾

    “工作和考研并不冲突,只要合理安排,一样可以学得很好。”

    看着一摞摞的考研书籍,勾画有序的红色笔记,我们不禁心生疑问,这位49岁的阿姨到底是如何平衡好工作、生活、学习的时间的呢?原梦园告诉记者:“我觉得工作和考研并不冲突,业余时间比工作时间要多,只要善于利用,一样可以学得很好。”事实上,她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恰好为她提供了一个契机。

    原梦园家住上海,离交大闵行校区很近,这为她平日里去自习、听公开课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去年上半年,她偶然看到上海交大在招宿舍阿姨就前去应聘,自此成为一名留学生公寓前台,偶尔还能与留学生们用中英文进行交流。每周中有三天时间,她要花4个小时从闵行到五角场上课,来回的时间她就看书、听书或者刷课。虽然辛苦,但她仍然乐在其中。“学习是很快乐的事情。我喜欢看书,读中文专业等于是有老师带着看书,看得更深,理解得更多了。”

    她告诉我们,英语是短板但又是考研必需,所以她连续700多天背单词,有空闲就找网课学习,有针对性的补弱。“我考研没有什么技巧,用的都是笨方法,取巧只能用一时,长期都会失效。”原梦园如是说道。

    “时光容易把人抛”,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原梦园总是慢跑着挤地铁上下班,“我总感觉时间紧迫,但身体健康也很重要,这样锻炼、学习可以两不误。”她所报考的专业除了政治和英语,还有两门汉语专业课程,而文学素养的提高尽在她随身携带的纸笔和书本之间了。在工作闲暇之余,原梦园都会捧上一本书来阅读,或是铁凝的精选集、或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亦或者是汪曾祺的小说集,散文随笔皆有感而发,连朋友圈里文字都清新雅致,饶有风味。

    在生活里平衡,陶情适性

    “圆梦的道路无论多艰险,路的尽头一定是梦圆。”

    纯粹的人一定拥有一颗纯粹的心灵。闲来分享巴金的《随想录》,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看场音乐剧,又或是为曾游过的巴黎圣母院突遭横祸而感怀……丰富的生活和广博的视野让她的人生更加充实盈满。甚至连太极拳、舞刀、耍剑等她都略知一二,诚如《罗马假日》里说的:“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而她,恰好两者并肩前行。

    “关于学生考研的心态,我特别能感受,都是20出头的孩子,经历没有那么丰富,在学业压力面前,不免焦虑。”当我们问及对考研学子的建议时,原梦园暖心的说:“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像跑马拉松,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努力和回报成正比,保持节奏就好,不要太紧张。”这是她考研成功的感触,亦是她对广大考研学子的期望。

    “圆梦的道路无论多艰险,路的尽头一定是梦圆。”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广西大学不过是原梦园的又一个起点。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们学习的过程就像是一直在追赶的过程生命不止,追赶不止,学习亦不会止她用自己亲身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学而不止的意义,不在于抵达而在于远方……

    以梦为马,莫负韶华。从开始的陪读妈妈,到如今的广西大学硕士,不仅仅源自她对儿子深切的爱,也有她对梦想追逐的执着。充满魅力的原梦园,前方,她将渐行渐远,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近日,一篇名为“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来看49岁上交大宿舍阿姨的开挂之路”的新闻被人民日报、光明网等纷纷点赞转发,而相关内容更是刷爆了师院朋友圈。

据了解,她曾就读于信阳师范学院的生物专科,并于1989年正式毕业;2016年顺利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继续学习;2018年应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公寓的一名前台,而在此之前,她就一直坚持旁听上海交大的汉语言和英语专业课程;2019年,她与儿子一同考研成功,被拟录取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她就是信阳师范学院89届毕业生——原梦园。

英国著名诗人丁尼生曾说:“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当梦想迸发出万丈光芒,它的力量会吸引着每一位正在逐梦道路上的人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梦想火炬的点燃者——原梦园。

从信师到西大,初心不改

“信阳师院是我永远的母校,是我职业的起点,在师院接受的教育让我终身受益。”

原梦园曾是信阳师范学院生物专科的一名学生,时至今日她还能清晰的记得她的班主任老师对她的谆谆教导,并且深深感谢他们的栽培,她说:“母校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一毕业就表现得比其他师院毕业的同学突出,这些都得益于在信阳师院的学习生活。”

她回忆道:“大二时,我参加了学校的讲课比赛,生物系是小系,但是我取得了讲课比赛的第二名。走下讲台时,老教授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会是一位优秀的中学老师。”这份来自老教授的认可原梦园一直记着,也是她后来一直朝着教师这个方向努力的缘由之一。

信阳师范学院是她工作生活开始的一个起点,在师院的学习,为她在今后的工作、考研中埋下了坚实的种子,让她在追梦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愈发浮躁的社会洪流中,能秉持初心实在难得。虽然过了许久也走了很远,但是原梦园从来没有忘记她出发的地方,“信阳师院是我永远的母校,是我职业的起点,在师院接受的教育让我终身受益。”

从陪读到陪跑,携手并进

“要问我考研的动力,那就是和儿子一起读书,一起考研真的很幸福!”

成人考研,从来都不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2011年底,原梦园在儿子读初三时提前退休来沪陪读,可最初寸步不离的紧盯模式反而让儿子神经紧绷,越发焦虑。

“我也曾经‘河东狮吼’过,我还打过儿子。”回忆起曾经陪儿子读书的情景,原梦园说,“吓到孩子了,他很怕我,可是没效果。”于是她决定想办法让儿子放下焦虑,“首先得是家长自己不焦虑,先不比较,孩子才会放下焦虑。”放下,并不是放弃。最后,她索性也开始拿起手边的书本慢慢研读,在读书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书本的魅力,从此开始和儿子共同学习。原梦园从“盯”变成了“陪”,而且是真正的陪读,和儿子一起学习。

2015年夏,儿子被上海大学录取,但老师所描述的部分大学生庸碌松懈的状态又让她隐隐生忧,于是,学习的热情就此重燃,她再次跟儿子站在了同一战线。2016年,原梦园参加了成人高考,顺利考取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今年,儿子成功被拟录取为复旦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自己也被拟录取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从儿子读中学开始,她就用一起学习的方式“陪读”,考了会计师、母婴护理师、中级按摩师等一系列职业技能证书,还通过成人大学在复旦读本科,过了英语四级……

不仅是陪着儿子,跟她同岁的丈夫也是她考研路上的榜样和支柱。从一名技校生自学考本科到郑州大学硕士再到上海交大博士,原梦园一直在鼓励丈夫深造,现在,她也顺利地接下了这根幸运与支持共存的考研接力棒。

“赶上了好时代,娘俩金榜同提名。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梦园应为新时代相夫教子的典范!”“为梦园园点赞!”一听到这个消息,梦园的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这看似一家子的学霸,却从来都没有只为了考研而生活,而是在其乐融融的相处中收获到学习所带来的额外惊喜。

从工作到考研,平衡兼顾

“工作和考研并不冲突,只要合理安排,一样可以学得很好。”

看着一摞摞的考研书籍,勾画有序的红色笔记,我们不禁心生疑问,这位49岁的阿姨到底是如何平衡好工作、生活、学习的时间的呢?原梦园告诉记者:“我觉得工作和考研并不冲突,业余时间比工作时间要多,只要善于利用,一样可以学得很好。”事实上,她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恰好为她提供了一个契机。

原梦园家住上海,离交大闵行校区很近,这为她平日里去自习、听公开课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去年上半年,她偶然看到上海交大在招宿舍阿姨就前去应聘,自此成为一名留学生公寓前台,偶尔还能与留学生们用中英文进行交流。每周中有三天时间,她要花4个小时从闵行到五角场上课,来回的时间她就看书、听书或者刷课。虽然辛苦,但她仍然乐在其中。“学习是很快乐的事情。我喜欢看书,读中文专业等于是有老师带着看书,看得更深,理解得更多了。”

她告诉我们,英语是短板但又是考研必需,所以她连续700多天背单词,有空闲就找网课学习,有针对性的补弱。“我考研没有什么技巧,用的都是笨方法,取巧只能用一时,长期都会失效。”原梦园如是说道。

“时光容易把人抛”,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原梦园总是慢跑着挤地铁上下班,“我总感觉时间紧迫,但身体健康也很重要,这样锻炼、学习可以两不误。”她所报考的专业除了政治和英语,还有两门汉语专业课程,而文学素养的提高尽在她随身携带的纸笔和书本之间了。在工作闲暇之余,原梦园都会捧上一本书来阅读,或是铁凝的精选集、或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亦或者是汪曾祺的小说集,散文随笔皆有感而发,连朋友圈里文字都清新雅致,饶有风味。

在生活里平衡,陶情适性

“圆梦的道路无论多艰险,路的尽头一定是梦圆。”

纯粹的人一定拥有一颗纯粹的心灵。闲来分享巴金的《随想录》,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看场音乐剧,又或是为曾游过的巴黎圣母院突遭横祸而感怀……丰富的生活和广博的视野让她的人生更加充实盈满。甚至连太极拳、舞刀、耍剑等她都略知一二,诚如《罗马假日》里说的:“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而她,恰好两者并肩前行。

“关于学生考研的心态,我特别能感受,都是20出头的孩子,经历没有那么丰富,在学业压力面前,不免焦虑。”当我们问及对考研学子的建议时,原梦园暖心的说:“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像跑马拉松,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努力和回报成正比,保持节奏就好,不要太紧张。”这是她考研成功的感触,亦是她对广大考研学子的期望。

“圆梦的道路无论多艰险,路的尽头一定是梦圆。”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广西大学不过是原梦园的又一个起点。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们学习的过程就像是一直在追赶的过程生命不止,追赶不止,学习亦不会止她用自己亲身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学而不止的意义,不在于抵达而在于远方……

以梦为马,莫负韶华。从开始的陪读妈妈,到如今的广西大学硕士,不仅仅源自她对儿子深切的爱,也有她对梦想追逐的执着。充满魅力的原梦园,前方,她将渐行渐远,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