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见到了刘梅生教授,炯炯有神的目光,铿锵有力的声音完全看不出她已年近八十。明媚的春光里,听老人回忆过往、缕述生平。
“你要上大学,好好充实自己,不需要你急着为家里减轻负担!”因为母亲的这句话,刘老师在那个风雨飘摇年代考入了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成为新中国培育的最初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在经历四年书香熏陶后,她被分配到信阳一所中专教书,1975年调入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1978年,国务院批准信阳师范学院成立。这片红土地上,革命老区有了自己的高等学府,刘梅生也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
有一种青春叫无怨无悔
刚建校时,学校总共才三十多名老师,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上课时间达六个小时之多。最初,刘老师是诚惶诚恐的,怕担不起授业解惑的重担。那时候,信息获取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图书,资料都很匮乏。老师们只能尽全力利用身边所有能用的资源去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除了休息、上课时间,刘老师都呆在图书馆查资料,给学生编教材、讲义。
刘老师是那一代师院人的缩影,他们是师院教书育人事业的创业者,也是师院这片土地的拓荒者。学校建在郊区,周围除了农田就是荒山,还有农民放牛、放羊,是他们那一代人用一担担石头,一棵棵树苗塑出了青青校园的雏形。那些树苗今天已然长成参天大树,那些花儿会在春天怒放,这背后是他们辛苦开拓的汗水,无怨无悔的青春。
有一种付出叫竭尽全力
生活的磨砺,启发了刘老师对于真善美的笃信和珍视,自始至终她都陶醉在对于教书育人自律自省的蓄积和修行中。多年前,一位学生在宿舍的桌子上留下纸条“诀别了”,刘老师从其宿舍同学那里得知后立刻发动学生去找他,了解到他是因家庭成分、贫困、学习问题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刘老师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在她的建议下,这位学生选择休学一年。这一年里他们通信不断,刘老师还不断从图书馆借书寄到他家里,勉励他自学。经历一年的休整后,返校后,全身心投身到学习生活中,还发挥自己的长跑优势,代表学校参加省运会,为学校争了光。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在已是平顶山某国企的党委书记。刘老师说,我教师育人,改变了一个人,这就值了!
对刘老师而言,教师这个职业已经融入生命,远远不只是谋生手段那么简单。那一代师院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有着一颗为学生付出赤诚的心,他们大多已是年迈的老教授,而这种精神生生不息,永远鲜活。
有一种人生叫永远向上
漫长的人生路上,曲折的历程是对生活的体验和对人生的磨砺。不管是求学中的“两次易地”,还是因为港台关系被取消留学资格,抑或从教过程中二十三年的夫妻两地分居生活,不管经历怎样的磨难,她都不曾丢掉一颗积极向上、笑对生活的心。
今年,在孙子的建议下,也出于一位长辈想为晚辈留下更多精神财富的拳拳之心,耄耋之年的刘老师开始以时间为轴线,写自己的传记——《时代·命运·人生》。每日笔耕不辍,老人二十三天写了五万字。采访过程中,刘老师更是不时拿出自己的各类笔记,为我们详尽讲述。她说:“人应该把自己生命中的一些难忘时刻,悲伤也好,快乐也罢,用文字记录下来,都将成为一笔财富。”
作为后生晚辈,也许我们难以读懂刘老师那一代师院人厚重的人生大书。但当看到刘老师讲述过程中,脸上一直充盈着的历经风雨后的云淡风轻,又不禁感慨: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成长和成熟,才能淡定从容,走上真正的人生之路。(稿源:《信阳师院报》第450期“人师风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