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 匠心育人——访文学院王雨海教授

文以载道 匠心育人
———访文学院王雨海教授

20181102103556_751861.png

徜徉于文学海洋,他身上散发着文学的魅力和文字的力量;站立于三尺讲台他秉持着有教无类、立德树人的殷切关怀;流连于书卷之外,他拥有多姿多彩、怡情怡性的高雅爱好。他就是深受师院学生爱戴和尊重的文学院王雨海教授。

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王雨海老师都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的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同学们乐在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他鼓励每个同学站上讲台去展现自己,认真倾听每一个同学的演讲,积极给学生作出点评。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课前演讲中不仅可以培养自信心,更好地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大二学生韦秋存,在谈及王雨海老师的课堂演讲活动时说:“我本来是一个特别胆小的人,但王老师的课堂真的很吸引人,总是引导我慢慢地去思考,去准备课前发言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督促自己主动去学习。”
一整节课,能在老师的把控中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开展,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多的是学习带来的愉悦感。“我总是不停地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王雨海老师认为学生可以自行阅读课本上的知识,但是有些想法是课本上没有的。作为老师就需要把这部分内容告诉他们,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学的世界是丰富的、有内涵的,而如今,学生生活缺少丰富性与复杂性,文学不应该成为无病呻吟的矫情,它应是生活的累积与沉淀。”王雨海老师对当下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举出日本京都大学获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教授———本庶佑的例子。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成为一种模式化,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好奇心缺乏,创造力缺乏。没有创造力的青年是悲哀的,而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更是悲哀的。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的一个“急需品”、“必需品”。

教师,要有“红娘”之爱

王雨海老师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对教师的含义进行了解读:教师不只是辛勤的园丁,不只是牺牲奉献者,更不只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应该是一个爱者;这种“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应是一种尊重的爱。
文学院1997级学生、东方今报资深记者夏友胜说,毕业二十载,与王老师的联络从未间断。在我们的心中,老师是匠师:他对教育的热爱,是爱到骨髓的,不论是讲课还是辅导,都能感受到他的用心与专注。年过半百仍坚持带班做辅导员,更是高校之稀缺,其身上散发的工匠精神令人敬仰。王老师是暖男,虽为男师,却心细至极,爱意四溢,送西瓜、送手套……小惊喜、小关爱不断,温暖了一届又一届学子,也让师恩成为永恒。王老师是红娘,他每见校友总有事相求,只为推荐优秀毕业生,帮找好工作,一不小心成为受人尊敬的就业“红娘”。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王老师竟然能在几十名学生中间清晰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2017级汉语言文学一班的徐文焓说,“我平时也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老师一下子就能叫出我的名字来,这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非常感动。”
为了能够准确记得班上每个同学的名字,王雨海老师将全班人按寝室划分,把每个寝室同学的名字串联起来编成歌曲,用歌曲去记得每一个同学的名字。“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学会去爱很重要,爱自己的学生首先要从尊重开始。”王老师说,这样做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相当于无形中给了他们鼓励,而且这也是老师应该做的。
除此之外,王老师还给自己管理的班级制定了班歌、班旗,课前与学生同唱班歌,拿着班旗带学生出游、爬山、看电影,带学生晨跑校园,用实际行动去关怀着每一位学生。
“今年夏天,看到王老师给我们寝室送来的西瓜,大家都惊呆了,”2017级汉语言文学一班508寝室的李秀云说,“那一天,我觉得燥热的夏天似乎已经远去,随之而来的是沁入心脾的凉爽。”
王雨海老师还担任文学院晨曦话剧社的指导老师。在晨曦话剧社每年“年度大戏”的剧本选择与后期排练中,都可以看到王老师忙碌的身影。而且他坚持十年如一日的义务指导。谈及这些事情,王老师冲笔者摆了摆手,“这些都是该做的,将时间和精力投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就不算浪费。我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学生———我的“孩子们”,而“孩子们”在舞台上出色的表现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让我觉得做一个老师很自豪。”

要打破学科限制,融汇贯通

王雨海老师从教三十余载,一直提倡要打开视野、广博学习。在他看来,文学院的老师不应该囿于所教授的一科,而应该全面学习,去打破学科限制。他本来是学习古代文学出身,而一开始在文学院任教时接到的教授科目却是不太擅长的外国文学。
在这一个陌生的领域里,他开始了新的征程。讲授外国文学需要经常大量阅读外国文献书目,这对王雨海老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他经常为了原文中某个词、某个句子的翻译进行深入学习,努力学习英文,提高自己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那些特别长的外国作者名字,比如《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的作者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红字》的作者纳撒尼尔·霍桑等等,王老师通过联想识记与重复记忆,学着去发散思维,做到理解记忆。“学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困难,但是为了给学生更好地教授知识,我坚持每天都去学习一点。”从1993年执教外国文学开始,他一教就是十三年。
后来,王雨海老师又接到了新的挑战———教授现当代文学。在现当代文学中,他以鲁迅研究为主要方向进行深入钻研,发表了《< 野草>的总纲———论鲁迅的< 题辞>》《启蒙的艰巨性与言说的多向度———< 狂人日记>的叙事策略研究》《别样的鲁迅———日本人心目中的鲁迅印象》等多篇学术论文,在鲁迅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他出版的专著《生命的呐喊与个性的张扬-< 野草>文化解读》与《鲁迅焦点问题研究》更是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王雨海老师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鲁迅研究等课程,为硕士生开设了比较文学、新诗研究等课程。王老师多次尝试跨越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不断拓宽自己研究领域的跨度和深度。他对国际学术研究动态也十分关注,积极参加对外访学考察活动。因为中外文化背景差异比较大,研究方式也有诸多不同。往往在外国学者的研究中会有一些中式传统学术思维下被疏忽的地方,而在与外国学者的交流中,思维的碰撞与火花给了王雨海老师很大的启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雨海老师也在努力攀登着科研之峰。他说:“学术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我也一直在学习。”

有声有色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一个人的精神品性需要多个方面的滋养,不应该只有学习一个方面。”在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时,王雨海老师如是说。
在全方位的发展中,人应是立体的,多面的,而不仅仅只有一面。王雨海老师在生活中践行着多面发展的理念,在学习教课之余也培养了广泛的爱好。他擅长打乒乓球,曾在文学院教职工比赛中杀入前三强,学校篮球场也是他经常挥汗如雨的地方。他还喜欢打排球、打网球,喜欢在运动中释放工作的压力,收获满足感。在他看来,良好的体魄不仅给工作提供了好的身体,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王雨海老师也给学生提出了诚挚的建议:希望每个学生在大学都可以有一件喜欢的事情并且坚持下去,这个兴趣爱好除了运动,也可以是音乐,舞蹈,美术等任何一个方面。“生活就应该过得有声有色”,他认为大学是一个加油站,学习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方面,一些好的兴趣爱好可以给人提供一种新的能力,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大学时期是改变生活态度和重塑三观的最佳时机。
王老师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去尝试生活中不同的经历。他曾帮助学生组织了两次骑行活动:一次是骑行河南省,另一次是骑行中原五省,两次骑行都是20多天。他还坚持落实导师责任制,定期给小组同学开导师见面会,从不敷衍了事,并将其命名为读书分享会。他从不限制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也不去规定同学们的阅读书目,总是鼓励同学们有目标地去阅读,将真正有感受的书分享给大家。鼓励每个同学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学习,训练团队协作能力。王老师在分享会上提出,大学生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要对生活保持热情,培养自己除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多跟有品位的人交流,共同学习进步。(来源:《信阳师院报》第525期,点击标题可以查看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