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大学生记者团:青春是一群人的坚守

曾几何时,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工作中的条条框框让我觉得“青春”两字已离我渐行渐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应该是我生活的全部。直到遇到大学生记者团,重燃了内心的青春情节,也改写了对青春的看法。

大学生记者团是个学生社团,有严格的纪律章程限制,一群人因爱好文字、摄影或新媒体走到一起。他们用热情把爱好变成责任,然后用责任将爱好变成有声有色的校报、微博、微信等“小事业”。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张扬、自我甚至任性,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们对学业的专注、对工作的付出。

刘晓威,一个理科生,大部分时间泡在实验室,剩下的时间也几乎都献给了记者团,工作中我批评过他、责怪过他,委屈过后依然尽心尽职做好记者团的每一项工作,考研被录取后第一时间和我分享。卞路鹏,一个疯疯癫癫的女汉子,但对工作有执拗般的热爱,能一整晚不睡觉鸡血满满地做策划写文案还不耽误第二天去具体执行,从来不管是三更还是半夜,一个方案策划必须讨论到没有任何疑问才能说晚安。骆冰、张言言,两个文静的姑娘,不时会吐槽做新媒体熬夜对颜值的伤害,依旧365天无休地运营公众号,从零基础到现在的小专家,这是很多全职工作人员都达不到的境界。校园网红陈家启,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个性张扬自我为中心的技术男,挣大把的外块、酷玩各种摄影器材。其实,伴着光鲜亮丽,背后还有他的粉丝看不到的辛酸。从一个不懂光影的理科生到玩转单反和作图软件的技术宅,是在被质疑的数落和无数个通宵里练就的。拍师院24小时,他真的是在冬天傻乎乎拍了24小时;今年3月,他电话谈好北京一家公司去面试,我说想做《南山南》,然后火车票退了,《南山南》后我又说还要再做个航拍,他干脆就放弃去面试,说再服务几个月,于是就有后来的720全景和运动会航拍。现在,离他毕业离校只有一个月时间,他依然能坐到办公室教记者团其他学生玩PS和PR。

他们,只是记者团的一个缩影。每一个人,都有可爱的一面,文艺、逗趣、安静……在这个社团,每一个人身上,都能能找到一个闪闪发光的亮点。他们从来没有说过责任、热爱、付出这样的词汇,却无时不在用行动践行这一切美好,让自己发光。

青春是什么?是一张张考卷,是突然出现在后门的班主任,是睡在上铺的兄弟,是那个蝉鸣夏日互道的一声再见。他们正青春,执着追梦,即便世界残忍地撕开表象,也依旧充满热爱,用善良和担当点亮一束光。

青春,绝不仅仅是年龄阶段的定义。90后的青春,被贴上太多并不客观的标签,例如自私、脑残、堕落等等扎眼的词汇。但我面前的这群90后,却是最好的青年。因为他们,我才相信,青春不朽,无关年龄,而是向着光亮的心态。(稿源:第475期《信阳师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