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之流金岁月:远方纪事

  信阳师范学院坐落在信阳市西郊的谭山包,是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她面对贤山,门迎浉水,西邻长淮明珠南湾湖。校园里山峦起伏,绿围翠绕,鸟语蝶舞,山水的灵性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蕴含着丰富的诗意。正是这种富有诗意的环境,常常激起师院人的情怀。再加上上个世纪80年代是崇尚文学的年代,所以,从建校之初起,信阳师院的师生心中就激荡着丰富的艺术情愫,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常常沉浸在艺术的想象之中,这就孕育造就了一批文学青年,他们沉醉、痴迷于文学的梦想之中,在读书上课之余,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或作诗,或练散文,或写小说,偶尔聚会,雅趣勃发,谈诗说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还邀请著名作家和诗人苏金伞、阎豫昌、叶文玲、陈有才、陈峻峰来校谈创作,直接互动,营造文学氛围。而当时著名青年诗人程光炜的来校工作,以及对文学爱好者的指导,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文学创作,一时间,信阳师院的文学创作蔚然成风,逐渐形成阵势。到了1980年代中期,这一阵势已经蔚为壮观,中文系的一批文学爱好者的作品开始见诸于全国的文学刊物,特别是诗歌作品,频频在《星星诗刊》、《飞天》、《奔流》等杂志刊发,在校内外产生颇大的影响。

1984年秋天,几个文学同仁(主要是在系学生会和校学生会任职的同学)提议成立一个文学社团,得到众多文学爱好者的一致赞同,在向中文系和校团委有关领导和老师汇报后,也得到中文系和校团委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这样,成立文学社的条件已经成熟,关键是要成立的社团是什么样的文学社。经过大家的广泛酝酿、协商,最后大家认为还是以诗社为好,因为当时创作影响最大的是诗歌。但是,诗社叫什么名字,也是需要认真斟酌的。因为是文学社团,名字要有诗意,同时又要有寓意。经过同仁们献计献策、见仁见智,最终确定叫“远方诗社”。“远方”,似乎寓意信阳居中心城市之远,也意味着一批文学青年面前的文学之路之远。所有的问题确定之后,远方诗社应运而生。朱根亮、胡晓靖、吴圣刚、钱文亮、韩燕、熊军、胡付成、徐礼军、王天明、李晓静、杜超、林军、鲜玉萍等成为筹建的骨干,朱根亮担任社长,胡晓靖为副社长。苏金伞、程光炜、陈有才、陈峻峰等自然成了远方诗社的顾问。

远方诗社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中文系的文学创作,也丰富和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诗社内部成员的交流加强,创作的热情得到激发,也吸引了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文学创作的队伍之中,既有中文系的学生,也有越来越多的其他系的学生积极加入。一时间信阳师院的文学创作形成高潮。怎么把大家的作品展示出来?诗社的骨干们想到要编印自己的刊物。诗刊叫什么名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以诗社为名,就叫“远方”,诗社的负责人还专门请著名诗人苏金伞为社刊题写了的刊名。当时诗社刚刚成立,不可能有什么经费。那时学校的条件也不好,要到印刷厂印刷出版根本不可能,只能够刻蜡板印刷,最多能够借助学校的打字室打印。这几乎也不可能,因为学校仅有的打字室需要打印学校大量的文件,很难腾出时间。但是,真正要出诗刊,关键是先有稿子。于是,筹集稿子成为首先的任务。诗社向所有的社员征稿,因为要出自己的诗刊,一时间收到的稿子很多。稿子多是好事,但选起来却费心思。诗社的主要骨干费了很大功夫,终于把诗稿大致确定。之后就是印制。好在校团委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蜡板和油印机,但需要诗社自己动手。诗社负责人挑选几个写字好的社员,白天黑夜交替刻制蜡板。全部刻好之后,又认真进行校读,修改谬误。而后满手油墨地印刷,再折叠装订成册,最终,一本本带着浓重油墨味的诗刊成型了。当然,第一期刊物很简单,甚至简陋,但是社员劳动的结晶,饱含着大家的心血,大家仍然爱不释手。送到领导和老师手里的时候,也得到充分的肯定,这让诗社更加感到自信!诗刊的诞生,进一步扩大了诗社的影响,在学生中,似乎没有人不知道远方诗社。

远方诗社自成立之初,既得到中文系的指导、支持,也得到了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团委的关心帮助。1985年春天,刚刚创刊不久的《信阳师院报》决定为远方诗社出一个专版,这无疑对远方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远方人无不欢欣鼓舞。大家抓紧组稿,稿件基本以远方诗刊中的作品为主,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作品。然后又按照编辑的要求反复修改,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占据《信阳师院报》第四版整版的“远方专刊”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成为远方诗社初期的大事件。(稿源:《信阳师院报》第451期“流金岁月”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