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山记忆】师院老建筑的历史

师院老建筑的历史

郑立梅

每一所有一定发展历史的高等院校,其学校内的每一片地方,包括建筑物、广场、运动场、雕塑以及学习相关用具等等,都凝聚着一代代校园知识精英和莘莘学子们的精神和气质,这些有形的资产,承载着学校的沧桑历史、光荣传统和使命担当。信阳师范学院从1975年建校到2019年,走过了44个风雨春秋,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魅力,也积存下来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场景,向我们喻示着学校的过往和经历的风风雨雨。其中的老党办、老行政楼、园门楼、校医院前排房、5号教学楼等老建筑屹立在校园中,就是这些有历史意义的场景的一部分。

这些建筑的历史一直都有些模糊,近期我们档案馆以“不忘初心、致敬历史”为主题,开展了对办学相关历史资料的挖掘和采集,这一段历史逐渐清晰,现予以梳理,以回眸历史、展示精神、激励后人。老党办、老行政楼、校医院前排房、园门楼、5号教学楼这五幢建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信阳高级中学(简称信高)的场地,信阳高中1957年从信阳市东方红大道(今信阳军分区处)迁至此,据参加筹建委员会的龙德森(原信阳高中校长)和苏永煌(原信阳高中老师,后来又到信阳师院上班)等当事者回忆,那时什么都没有,建造这些房子非常困难,由教育局领导牵头和信阳高中的老师一起商讨设计图纸,师生自己上山伐木,脱土坯,共同建造。解放初期,中国建筑设计队伍还未真正成长起来,在这个百废待兴之际,模仿前苏联模式的做法在建筑界表现得比较明显,这段时期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大量的苏式建筑。所以,这些老建筑总体上就是沿袭前苏联当时的建筑风格,典型的特点首先是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其次是有“三段式”结构,“三段”指的是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红漆木地板,房檐向前伸出来一部分做走廊。当时建起来的还有大礼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楼(现均已拆掉)。大礼堂在现工会楼所在的位置,学生食堂在现在我们西区家属院五号、六号楼的东边位置,学生宿舍楼在我们西区家属院七号、八号楼的位置。这些老建筑基本上都分布在东西中北平坦的高地,统一青砖红瓦风格,有办公用的,也有教室、礼堂、化学实验室、宿舍、食堂等,信阳师范学院的前身——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搬迁到老信高原址后,没有其他资源可以利用,这片房舍就是唯一的办学资源,是信阳师范学院发展变迁的见证者。

学生宿舍也叫筒子楼,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洗漱间和卫生间共用,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木地板、红瓦、青砖、“人字形”尖顶。当时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刚刚成立,条件艰苦,住房非常紧张,早期的部分学生就住在这里,到1981年一舍盖好学生迁走后,筒子楼就改为教师住房,有些老师就是在筒子楼里结婚生子的。因为没有厨房,大家都是在走廊里做饭,谁家做什么好吃的,满走廊都可以闻到,引来近邻好友来品尝,奏鸣着锅碗瓢盆交响曲。

图片1.jpg

老党办楼(2015年至今学校将它给了美术学院做了教师创作工作室),院子坐落在东山头,一排青砖红瓦十来间房呈东西方向一字排开,东西两头的耳房向外凸出两三米,正中间向外延伸出一间,由圆形罗马柱支撑,上方是一个较大的三角形的尖顶,两耳房间凹进去的房屋伸出两米左右的房檐,东西贯通成一个走廊,这排平房的东半部是党委办公室,西半部是院长办公室,中间三间是学校的会议室。

图片2.jpg

老行政楼(现为信阳师范学院茶与食品加工实训基地)是“凹”字形小楼,学校的党政部门自八十年代初大部分在这个小楼上办公,直到2008年全部搬迁至现在的综合办公楼,毫无疑问是学校的中枢。同时与这座楼配套的北边毗邻两栋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砖瓦房(已拆掉,现为二舍及前面空地),当时是部分教职工和学生宿舍。

图片3.jpg

老外语教学楼,原两层,2000年增高一层,现为信阳师范学院教五楼,呈凹形,早期77、78级男生住在一楼,二楼为教室;80年代外语科(现外国语学院)成立后,主要是他们教学和办公的场所,所以学校的老教职工习惯称为外语楼。

图片4.jpg

园门楼(现为信阳师范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坐落于现谭山餐厅后面,一排灰砖红瓦的二层小楼,总共有二十来个房间。叫它圆门楼,是因为它伸出的廊檐由水泥柱子支撑,每两个柱子之间砌成一个圆拱形的门,故称之。曾经做过一些部门办公室、教室、学校的小卖部和女生宿舍。

图片5.jpg

化学实验楼(现为信阳师范学院校医院前院),也是凹字形的建筑,红瓦青砖两层,映衬在绿荫之下,依然风姿绰约。

这些场所包括后继者又建设起来的一草一木,记录了一代代师院人的青春梦想和奋斗的故事,成为一代代师院人长久保留的“母校”情结,彰显师院的历史和办学精神,是无形的教育和无字的教科书,是学校的形象代表和象征。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树立明确的品牌形象意识,保护和传承好老建筑,保证其“个性”不被现今的建筑“同化”,维护其既成的场所精神,这是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作者系档案馆校史编研室教师)

(原载《信阳师院报》第547期)